題:
人的尊嚴為何?又怎樣了解生命的目的?
2015-01-08 20:12:31 UTC
達爾文的學說.似乎動搖了人為理性動物的傳統觀念.令人感到惶惑。「物種原始」謂人與類人猿是從一種共同的祖先遺傳下來.與人進化起源論相伴而生的看法.乃是人類與高等哺乳動物只有程度上的差別。因此.進化論者不把人類當作唯一具有理性的動物.因為在人與其他的動物之間.發現了某些相同的智能..人只多一點而已。

人是否有人的尊嚴?生命是否有其目的?
人的尊嚴為何?又怎樣了解生命的目的?
十五 答案:
?
2015-01-09 22:41:54 UTC
如果我們看見天下的父母,沒像我們這樣善待子女,我們是否覺得自己吃虧?

如果我們看見其他的人,沒像我們這樣對世人懷著一片關心,難道我們就覺得太虧待自己?



倘若我們的證明必然會落入無窮後退的陷阱,我們寧可在適當的要點上採取直覺的認知和高超的主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NoHN1TU5I&feature=related



2015-01-09 22:42:42 補充:

肯定是與否定是相反的,而這並不在自然裡使甚麼存在。

同樣的說。

意思是指眼目感染失明症。而並不因此說瞽目是一個所謂本有。

所以按照這個意義我們說:惡是一個缺陷,這個缺乏一詞正是適宜指定指定惡的一個字。



一個主體,就必需是一個存在,無論它是潛能的或是現實的,並且存在既是一個善,所以根據惡的本性,惡只能在善之內存在。所以一個相對惡的盲目是以一個構成的並且能看的有機體為主體。有形存在的最大的惡的死亡與腐朽,乃是以原始資料為主體,因為它是積極的潛能性,所以是一個善,由於趨向善,因此趨向存在。



2015-01-09 22:43:46 補充:

有人說,這些事物是由時間及空間抽象的。而這只是說我們把它們從那裡抽象出來,並且如果沒有任何精神是它們的原因,這個抽象將為何物。

一切東西都有它的本質,本質限定它的存在部分。真理是無始無終的,今天是真的,它已往長青,它將來也是永綠,並且它將來像它已往那樣真,如果假定真理曾經離開過始或者它將毀滅,而總是要有這個,就是所假設的過去或未來沒有真理,而這就是一個真理。真理是不從屬任何的永遠的,那是真的。或者說真理有個開始及一個結尾,或者說它沒有,任何根源及任何目的都不包它的。



2015-01-09 22:46:37 補充:

一切產生的效果 都能從三方面來觀察

按照它是主動的發生者

按照它是影響一個被動者

在效果本身 按照它是一個變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RZ2_w56U0





✿*~♫♫~♫♫ *♫♫~♫♫~*✿*~♫♫~♫♫ *♫♫~♫♫~*✿*~♫♫~♫♫ *♫♫~♫♫~*✿*~♫♫~♫♫ *♫♫~♫♫





生命目的

夢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aiZmOszHaU



對生命的哲學而言,對「生命目的」這一問題的考問和答案,就是哲學的精華所在。在中國,重要的學家,都是生命的哲學家,孔子是一個重要的源頭,他以「仁愛」為中心的哲學,不但給個體的生命賦於意義,也為群體的生命指出了一個永恆的目標。這是一切創造的源泉,偉大的始基。



孔子曾說他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是他仁愛哲學的具體表現。老安、少懷、朋友信,無一不是出於最誠摯的愛心。孔子深知,沒有愛的滋潤,個體的生命不能成長,沒有愛的擴大,群體的生命也根本不能發展,只有誠摯的愛心,才是成己成物,開物成務之本。對孔子來說,愛是生命的根源也是生命的目的。



孟子從生與義抉擇的觀點,為這個問題留下重要的啟示。在生與義二者擇一的極端情況下,要不捨義取生,要不捨生取義。人如果選擇前者,就是道德勇氣的喪失,道德挑戰的失敗,縱然保全了生命,卻喪失生命目的和意義。這雖是一個極端的情況,通常人很難遭遇到,但由此可以得知,人要活得生命的意義,並不是一種輕易的事。人如果不能肯定孟子所說的「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生命的意義是無從談起。



傳統哲學中,沒有一個像張橫渠那樣,將儒家所體認的生命目的,做如此清楚而完整地表達: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基於孔子仁愛哲學所展示的四種不同的生命目的,其中包括四種不同的愛:



對天地的愛,對百姓的愛,對歷史文化的愛,以及對未來萬世的愛。



莊子代表生命哲學的另一個源頭,他對生命的體認,是一深度的發展,與儒家廣度的發展不同。如果說,基督教的王國在天上,儒家的王國在人間,那末,莊子的王國是在心中,生命的目的或存在的意義,也就是在心靈世界的開拓。上帝的存在,開物成務的責任,都不是他所關心的重點,他急切要求解答的生命之謎,是如何從種種慾望的束縛中,以及虛偽文明的重重桎梏中解放出來,以獲得心靈的自由與和諧,以恢復生命的本真。當群體趨於殺伐墮落,當現有的文明破產時,這一心路歷程,實代表恢復創造心靈的一種努力。



接枝於莊子生命哲學的禪,為人類生命開發了一片新天地,世界很少有一派哲學,一種宗教,能像禪家一樣,使人立即感受到一股強大生命活力的。大禪師們的人格,個個都像孟子那樣,顯現着陽剛之美,他們的生活,都充滿生龍活虎般的精神。如果你要問禪家,生命的目的何在?他只要用手指一指自己,因為他整個的生命和生活,都是智慧的結晶。對禪家來說,生命的目的,就是自己生命的不斷創造。高漢在「禪的天主教義」一書中極為深刻的說,禪悟「使我們不在導演上帝,而讓上帝自演」。上帝是基督教的創造之源,禪家卻在自我的生命裏開發了創造之源---自性不生不滅,一切俱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opwIR8M_xc
懷念的季節
2015-09-29 16:10:03 UTC
達爾文的學說.似乎動搖了人為理性動物的傳統觀念.令人感到惶惑。「物種原始」謂人與類人猿是從一種共同的祖先遺傳下來.與人進化起源論相伴而生的看法.乃是人類與高等哺乳動物只有程度上的差別。因此.進化論者不把人類當作唯一具有理性的動物.因為在人與其他的動物之間.發現了某些相同的智能..人只多一點而已。



理學家朱熹.對人與動物的差別這個問題.一方面維護了孟子的人禽之辨.認為人之仁義禮智之粹然者.為他物所無。另一方面.又認為人與其他動物.譬如今日我們所見到的作弊灌票者.並無本質上的差異.有類似進化論的觀點:



問氣質有昏濁不同 則天命之性有偏全否?曰:非有偏全。謂如日月之光 若在露地 則盡見之;若在蔀屋之下 有所蔽塞 有見有不見。昏濁者是氣昏濁了 故自蔽塞 如在蔀屋之下。然在人 則蔽塞有可通之理;至於禽獸 亦是此性 只被他形體所拘 生得蔽隔之甚 無可通處。至於虎狼之仁 豺獺之祭 蜂蟻之義 卻只通這些子 譬如一隙之光。至於獼猴 形狀類人 便最靈於他物 只不會說話而已。到得夷狄 便在人與禽獸之間 所以終難改。」。



西方思想大傳統.從柏拉圖一直到十九世紀.幾乎一致地認為唯獨人類才是理性的動物.中國自孟子以來亦是如此.只是理性的涵義是屬於道德的意義。



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於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這是以內在於心的仁義.作為人與禽獸之所本。孟子雖認為仁義之性與生俱來.但在日常生活裡.存亡之幾甚微.要保有它.必須靠持 續不斷的存養功夫.否則人會因慾望的外求.而使仁義之心放失.仁義之新衣但放失.人就墮落為禽獸.喪失了人所以為人的尊嚴.



明代哲學家.根據這一點寫了一篇「禽獸說」.認為人具有七呎之軀.除了實踐此心此理.便無可貴.部過是一包膿血.裹一大塊骨頭。依陳白沙的觀點.人生如只是為了滿足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活.在道德上若無成就.就無異是禽獸。



荀子是第一個將無生物.植物.動物與人加以區別的哲學家.他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生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固為天下貴」



對於義.在此必須特別留意.雖然都是義.但黑白兩邊所說是各有不同的.盡管他們多數所敬重的都是關聖帝君.情形就如同作弊灌票者所說的情義相挺.甚至感恩的心.也是與一般正常人所說的情義與感恩是絕對不同的。



這一問題的考問和答案,就是哲學的精華所在。在中國,重要的學家,都是生命的哲學家,孔子是一個重要的源頭,他以「仁愛」為中心的哲學,不但給個體的生命賦於意義,也為群體的生命指出了一個永恆的目標。這是一切創造的源泉,偉大的始基。



孔子曾說他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是他仁愛哲學的具體表現。



老安、少懷、朋友信,無一不是出於最誠摯的愛心。孔子深知,沒有愛的滋潤,個體的生命不能成長,沒有愛的擴大,群體的生命也根本不能發展,只有誠摯的愛心,才是成己成物,開物成務之本。對孔子來說,愛是生命的根源也是生命的目的。



孟子從生與義抉擇的觀點,為這個問題留下重要的啟示。在生與義二者擇一的極端情況下,要不捨義取生,要不捨生取義。人如果選擇前者,就是道德勇氣的喪失,道德挑戰的失敗,縱然保全了生命,卻喪失生命目的和意義。這雖是一個極端的情況,通常人很難遭遇到,但由此可以得知,人要活得生命的意義,並不是一種輕易的事。人如果不能肯定孟子所說的「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生命的意義是無從談起。





對你懷念特別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LFLWnru74M
2015-01-09 22:01:11 UTC
惡絕不能在一個主體內佔有一個極為的重要性,甚至可以完全消盡了善。在被惡影響的主體裡我們可以分出三個善;有一個善竟被消滅了,那是恰巧與它對立的,比如視覺的善完全被盲目的缺乏而消滅了。然而視覺不是瞽目的主體,而是能看的存在,就像一般動物。



有一個善不能為惡所消滅並且也不能被它減少,是主體本身所代表的善,這個主體既然它帶有惡,我們可以說,不能同時被它矯飾,黑暗的本體對於空氣是無法更改的,盲目本身不能阻止動物活下去,並且連死亡也與資料無關。



2015-01-09 22:01:26 補充:

第三個有關的善是主體對行為的能力,這個善常是被惡減弱,這很像***所說的動機的準備,準備過程是善的完善,那麼動作是高級的,如果準備過程欠妥,那麼善與動作一起降低。降低可以無限定的加強,但只要主體存在,對善的準備不能完全被消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nnotation_id=annotation_549240&feature=iv&src_vid=XmQFma_1aao&v=NBiJM1164ic
1351陸一特
2015-01-09 21:37:01 UTC
意見者: 真 ( 小學級 5 級 )

發表時間: 2015-01-09 03:17:31

知識+極少有所謂的投票



摘自 知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V6a0xgJew
?
2015-01-09 14:53:16 UT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a4XGljV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a4XGljVk



2015-01-09 14:54:16 補充:

新興的公民運動與網路成癮症是否會有所衝突?.

發問者: 天天天藍 ( 初學者 5 級)

發問時間: 2014-12-23 09:03:06







意見者: ♪ ╭☆۝渠映月۝   ╭☆ ( 大師 1 級 )

擅長領域: 生活法律 | 升學考試

發表時間: 2015-01-07 09:02:10

去年贊助此題--這麼好的問題--發問只剩數分鐘到期--居然沒人答--所以我來回答了.







意見者: 踏上白雲層

發表時間: 2015-01-09 06:31:31

很感謝 但也很抱歉

因想一年過去了

想說就順其自然

因此才造成這樣的疏忽

對回答者真的是很抱歉



2015-01-09 14:54:51 補充:

道德義務的性質是什麼?.

發問者: 踏上白雲層 ( 初學者 5 級)

發問時間: 2015-01-09 06:49:39

解決時間: 2015-01-09 11:13:02

譬如一個人在知識+發問後

最後他竟是從投票首頁中才得知他自己的發問已進入投票!!

如此的情況是否有道德義務上的問題?

除此 道德義務的性質又是什麼?







回答者: t-ys ( 大師 1 級 )

擅長領域: 戀愛 | 單戀

回答時間: 2015-01-09 09:19:32

您所舉的例子看起來和道德義務無關聯



2015-01-09 14:55:12 補充:

發問者評價

感謝t-ys

感謝提供寶貴意見的朋友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xIFy7hSdco









踏上白雲層 ( 初學者 5 級 ) 2015-01-09 11:15:32 正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JcQn3ES5iU
寒 星
2015-01-09 03:26:27 UTC
在科學時代中建立倫理學的最新嘗試 一是解析的倫理學 一是科學的倫理學 前者把解析哲學的方法 應用於倫理學 後者是應用社會科學的方法 就不同社群的倫理現象 從事記述性的探討 對這兩種倫理學的新趨勢 目前就想提出適當的評估 尚言之過早 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 即此一趨勢的確能代表科學時代中的倫理學特色。這一特色所引起的方向 將使現代倫理學與傳統倫理學的依據完全改觀。傳統倫理學的依據在神學和形上學 神學把道德的善和神意凝合在一起 以上帝的旨意作為倫理規範合理化的根據。



2015-01-09 03:26:39 補充:

形上學則把人的善性解釋為來自天命 並以天命作為倫理規範合理化的根據。科學的倫理學 則希望經由廣泛的記述性探討 把倫理規範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 這種工作努力下去 總有一天 會使我們知道 過去各民族形色色的倫理規範之中 究竟有多少為人類所共同具有。到那一天 建立世界的倫理學規範 就可能變成事實。
2015-01-09 02:56:55 UTC
按近代社會學家們的分析.人性是多方面的.也是存在若干矛盾的.尤其是在這亂紛紛的大社會環境裡.多數人不免趨之下流而不自覺。然而一個有自省力和認知理性的人.依然有極強的意志力.不同流合汙.獨來獨往的創造人生.也不在少數。不過像這一類的人.從表面上看來.不免落落寡歡.孤傲寂寞.大有拒人於千里之外的觀感。然而終有一天.吾道不孤.超人是不寂寞的.因為沉默和孤寂往往和勇敢同在。



2015-01-09 02:57:05 補充:

這也證實幾千年以來.孔子孟子的人格之所以偉大.之所以光輝照耀了人間.仍能夠不屈服於任何勢力權威.堅持人性的尊嚴。以自己及複雜的生活經驗,及深邃的思維.極空靈的想像.三者全部柔和在一起.鑄造出人生平淡的境界。所以平淡的境界.並非冷酷無情.而是情感的淨化.澄清.白熱的狀態.何孤寂之有?當然這種境界非人人可以到達的.尤其不能偽造平淡
找不到回憶
2015-01-08 20:50:28 UTC
在人類心理學裡 人只是以缺陷的方式及曖昧的形式 並且是以遙遠的分享而擁有理智



你的心在默然中知道晝夜的秘密 但你的耳朵卻渴望你心中知識的聲音
記得 遺忘
2015-01-08 20:37:01 UTC
千古學術 只有一念之微上求之 成就的大小. 要靠人心上的一點靈機



有超人的憬悟.才有絕頂的聰明.
?
2015-01-08 20:30:43 UTC
人的感情像一支瀲灩芳馥的潺潺細流 在原始性的物欲裡 幾經激盪 幾經縈迴 不斷的掙扎 也不斷的忍受痛苦的煎熬和磨練 然後默默消逝於浩渺無極的天涯 音信杳杳 了無痕跡 說是無跡可尋吧 似乎又可意象之外求之 如果一個人真能有所了悟 蒼穹散雲 飄然有無限的玄機 空庭落葉 輕嘆著寂寞的秋聲眼前這一遍恍惚的雲烟裡 有著無盡的變幻 迷離的異象中有著無盡的偶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Hui1U4gG6U



2015-01-09 20:55:08 補充:

您回那則兵役問題



有人志在必得



最大罐的已經進場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WhNjeCQr8
?
2015-01-09 21:09:05 UTC
放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5JTJe34miQ
雲中月
2015-01-09 16:21:06 UT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asSSvWXr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asSSvWXr0



2015-01-09 16:21:41 補充:

道德義務的性質是什麼?.





人的一生與責任相終始。兒童進入小學讀書 回家後幫忙家務 就是訓練一個人負責的開始。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 責任的範圍也日益擴大 在任何人際關係中 都有責任問題存在。當一旦有能力在社會謀生時 更是處處要求你盡責。有理想的人 更要為社會 為國家 甚至為人類盡責。責任的範圍不論大小 都屬於道德義務的表現 因為盡責無論是對自己或是對別人 皆是一種承諾 人在任何時地 都必須盡力去兌現你的承諾。一個不能盡責的人 是自暴自棄;有才能而不能盡責者 則是棄才。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是可以由盡責的多寡 和範圍的大小來衡量的。



2015-01-09 16:22:03 補充:

青年男女 對兩性之愛 都懷着一份神祕性的渴望。 他們渴望愛情 是希望能享受到生命的歡愉。這並沒有錯 因為生命的歡愉 有助於心理的成長和健康。但往往忽略愛情一但成熟 對對方就是一份承諾 一份道德的義務 一經承諾 就是一生的責任。責任是倫理之愛最重要的支柱。



2015-01-09 16:22:23 補充:

一個人盡責的範圍 如祇止於兩性之間或整個家庭 做得再完美 仍將是一平常之人。平凡與偉大的分界線之一 是後者不能安於此一範圍 他必須對同胞人類的苦難 付與更多的關注 負更多責任。當一個人下定決心要求盡更多的道德義務時 他必須具備不竭的熱情 恆久的毅力 還要有百折不回的勇氣。許多人在年輕時 頗有理想 進入社會 經過一再挫折 就開始轉向 就是因為缺少這些條件。道德義務的擴大 必須獲得更多美德的支援。而且道德的責任 只有依靠道德的力量才能完成 所以孔子說:「仁者必有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BwMfzGf4Fk



2015-01-09 16:22:47 補充:

至於老是替鄭捷叫屈 甚至還說甚麼那兩位害鄭捷女生要出來負責的 其所發問的問題最好不要去回 (把機會讓給善心人士) 因為他刪題刪得蠻兇的 他根本不會在意你如何用心回他的問題



2015-01-09 20:40:36 補充:

道德義務的性質是什麼?.





仁是甚麼?納人責任的範圍來解釋 它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己立己達是對自己盡責 立人達人是對他人盡責 二者在實現時 難分其先後 且都是一無限過程。關此 荀子書中記載孔子和第子子貢的一段對話 具有深刻的啟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Tri6Rf4rVU



2015-01-09 20:40:59 補充:

《荀子大略》子貢問於孔子曰:「賜倦於學矣,願息事君。」孔子曰:「《詩》云:『溫恭朝夕,執事有恪。』事君難,事君焉可息哉!」「然則賜願息事親。」孔子曰:「《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事親難,事親焉可息哉!」「然則賜願息於妻子」。孔子曰:「《詩》云:『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妻子難,妻子焉可息哉!」「然則賜願息於朋友。」孔子曰:「《詩》云:『朋友攸攝,攝以威儀。』朋友難,朋友焉可息哉!」「然則賜願息耕。」孔子曰:「《詩》云:『晝爾於茅,宵爾索拚,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耕難,耕焉可息哉!」「然則賜無息者乎?」孔子曰:「望其壙,皋如也,填如也,鬲如也,此則知所息矣。」



2015-01-09 20:41:22 補充:

這也許只是一個寓言 但它對道德義務的問題 卻提出了一個極富深意的答案。人生在世 就是為盡種種責任 是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子貢因倦於學 因此想逃於事君、事親、妻子、朋友.....而不知在這些關係中 都要求我們盡一份責任 負一份責任 人生之與責任 不能退縮 只有死而後已。

儒家對道德責任的範圍 不以人事界為限 主張擴及整個宇宙 陸象山就說過:「宇宙內事 即己份內事 己份內事 即宇宙內事」因此 人永遠有未完的責任 臨死總免有所遺憾 羅近溪嘗言:「仲尼臨終不免嘆口氣」蓋即指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00GxabZ74
2015-01-09 14:20:04 UTC
要智慧。要真正的智慧才能戡破迷誤。



一切有情身中,各有唯我獨尊之第八識阿賴耶,亦名異熟識、菴摩羅識、因地真如、如來藏,是一切有情生命之根源,由此第八識展轉而生而顯宇宙萬法,亦由共業有情第八識所蘊共業之種子現行而有外世間之世界山河大地成住壞空,令諸有情內世間五陰得以受報及造業,故說如來藏亦是宇宙萬有之本體,宇宙萬有從之而生故。

-大菩薩 平實導師 -



有情眾生輪迴生死,有二種緣起,初為業感緣起。此謂眾生因無始無明所障,不解生命萬有之實相,成所知障,障佛菩提,故造誹謗大乘法、誹謗大乘勝義僧等惡業;身壞命終已,感此業種果報,墮三惡道,多劫多世難與佛菩提相應,此乃因修行而墮邪見所感業種而有生死輪迴,名為業感緣起。誹謗二乘正法及二乘有學無學者,亦復如是感業淪墮三惡道,亦名業感緣起。

-大菩薩 平實導師 -





大菩薩 平實導師如是慈悲開示



【不離如來藏阿賴耶識】;依如來藏而有三種緣起法建立,攝盡輪迴與解脫之現象,攝盡一切世出世間法。有情眾生輪迴生死,有二種緣起 : 業感緣起與賴耶緣起。





還請樓主、網友詳細恭閱 大菩薩 平實導師的慈悲開示







請恭閱



《 宗通與說通 》



大菩薩 平實導師著



第 五章 簡異辨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第二節 輪迴與解脫之三種緣起



別教大乘法門之宗通,不離如來藏阿賴耶識;依如來藏而有三種緣起法建立,攝盡輪迴與解脫之現象,攝盡一切世出世間法。三種緣起法謂: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前二為輪迴之緣起,後一為解脫與佛菩提之緣起。



有情眾生輪迴生死,有二種緣起,初為業感緣起。此謂眾生因無始無明所障,不解生命萬有之實相,成所知障,障佛菩提,故造誹謗大乘法、誹謗大乘勝義僧等惡業;身壞命終已,感此業種果報,墮三惡道,多劫多世難與佛菩提相應,此乃因修行而墮邪見所感業種而有生死輪迴,名為業感緣起。誹謗二乘正法及二乘有學無學者,亦復如是感業淪墮三惡道,亦名業感緣起



佛門凡夫及諸外道,則於修行知見產生種種邪見,錯以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禪乃至四禪定境認為涅槃境;亦有將四禪中之無想定境誤認為涅槃境。如是諸人因於邪見而作大妄語,各各自謂已證涅槃,已成阿羅漢;身壞命終已,皆墮三惡道,四阿含中屢有陳述,茲略不舉。此乃以定法為二乘菩提,錯會二乘涅槃,亦是業感緣起而墮輪迴。



復有大乘別教修行者,知見偏邪,妄想滅除心中妄念語言影像後之覺知心為真如,欲轉此識陰之我為真如;修至一念不生,心中語言影像不起,即名為悟;謂如是境界名為悟境,自謂證悟成聖,大妄語業成就;身壞命終,則因此一業感緣起而墮三惡道。密宗四大派古今祖師法王仁波切等,俱墮此中,尚不能保住人身,而妄言轉世再來人間。乃至如自在居士錯悟之人自謂已悟,妄言一悟即至佛地,悟後不必修道;復因與余法異故,滲透本會,破壞正法,妄謂余法為非,導致拙著《護法集》之出版;此名破壞正法及謗大乘勝義僧,屬於無間地獄罪,迄今未見其公開懺悔求免;後雖出家,名為法禪,仍將難免業感緣起所引後世無間異熟果報;業種未懺悔消滅故。



至於世俗凡夫之貪求欺詐殺人越貨,乃至邪教之集體自殺取死人財,種種劣行,悉皆不離業感緣起,造如是惡行,成就如是惡業種故;身壞命終時,一世之業相俱皆現行故。行善求生欲界天堂天國天界者,修定求生色界無色界天者,亦悉不離業感緣起;已具善業種故,身壞命終必生天界。



【略】



賴耶緣起者,謂諸有情,及諸聲聞有學聖人、通教有學菩薩,乃至別教六地滿心俱解脫以下菩薩之留惑潤生,未斷盡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者,皆未離賴耶緣起。



此謂一切凡夫有情,造諸感未來世生之一切業行已,業種成就,必感未來世生死。然所造業種,必須集存於阿賴耶識中,方能於身壞命終時現行,感生後世;何以故?有情死後十八界唯餘意根不滅,而意根末那非能持業種者故(詳拙著《真實如來藏》),必須由阿賴耶識執持一切業種,往生來世而受業報,此名賴耶緣起。



【略】



真如緣起者,謂真如乃由阿賴耶識轉變而成,名為真如緣起。由真如緣起正理,成就三乘解脫果及大乘別教佛菩提果。略述如下:



一切有情身中,各有唯我獨尊之第八識阿賴耶,亦名異熟識、菴摩羅識、因地真如、如來藏,是一切有情生命之根源,由此第八識展轉而生而顯宇宙萬法,亦由共業有情第八識所蘊共業之種子現行而有外世間之世界山河大地成住壞空,令諸有情內世間五陰得以受報及造業,故說如來藏亦是宇宙萬有之本體,宇宙萬有從之而生故。 ...



請續恭閱《 宗通與說通 》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2012/Book2012-5-2.htm



*-*







如尚有問題未決,建議是請樓主您、網友您當一心恭敬請示非常慈悲非常有智慧的正覺 親教師菩薩開示解說!(註:由於都是義工菩薩,所以請在共修時間洽詢,大致是周一至周五每晚約6點到9點。)



正覺各地講堂:請上網查察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正覺教團-正覺各地講堂





神鬼認證
2015-01-09 13:18:24 UTC
「道」「理」「禮」「法」的相關為何?.



道德義務的性質是什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Yq85kcIlVc&feature=related



2015-01-09 13:20:41 補充:

理學家朱熹.對人與動物的差別這個問題.一方面維護了孟子的人禽之辨.認為人之仁義禮智之粹然者.為他物所無。另一方面.又認為人與其他動物.譬如今日我們所見到的作弊灌票者.並無本質上的差異.有類似進化論的觀點:



2015-01-09 13:20:51 補充:

問氣質有昏濁不同,則天命之性有偏全否?曰:非有偏全。謂如日月之光,若在露地,則盡見之;若在蔀屋之下,有所蔽塞,有見有不見。昏濁者是氣昏濁了,故自蔽塞,如在蔀屋之下。然在人,則蔽塞有可通之理;至於禽獸,亦是此性,只被他形體所拘,生得蔽隔之甚,無可通處。至於虎狼之仁,豺獺之祭,蜂蟻之義,卻只通這些子,譬如一隙之光。至於獼猴,形狀類人,便最靈於他物,只不會說話而已。到得夷狄,便在人與禽獸之間,所以終難改。」。
沙漠之狐
2015-01-09 02:46:35 UTC
形上學被認為是哲學中用來陳表宇宙間最普遍的原則與最深入的事實的部門。這些原則與事實的陳述,包括枚舉那些概括種種事事物物的範疇,以及述說這些範疇彼此之間的關係。



2015-01-09 21:24:40 補充:

請放一百個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UVbW67gVn0



2015-01-09 21:28:14 補充:

回答者: 沙漠之狐 ( 初學者 5 級 )

回答時間: 2014-02-21 19:27:01



台灣的網路鄉民到底是不是過太好.?



相較於每天得為三餐溫飽或為前途理想而四處奔波的族群來說 網路鄉民確實較好。甚至相較於每天必須與電腦為伍且要緊盯螢幕裡的各種訊息的各機關團體中的辦事員 網路鄉民也確實較好。



可是以上那些認真於工作的人 他們仍然有可能在某個時間點是所謂的網路鄉民



2015-01-09 21:28:25 補充:

差別在於他們不是整天 甚至全年無休的在當網路鄉民。然而在網路鄉民裡所謂的『正義』事實上應該與他們則有相當的關係 甚至是這群人才是締造一次又一次的『正義』的關鍵。這情形其實很類似知識+ 如果稍微留意 不難發現 常駐守在此的是那些人?而這些人與所謂的等級又有甚麼相關?在他們提供知識的熱忱中究竟有幾分是真的 為了幫人?有幾分是為了採用率?在這個問題上就不難分辨出 譬如什麼是正義? 甚麼是假正義?知識+確實還是有很多熱心助人的人 雖然他們無法時時刻刻守著知識+ ;網路鄉民更是有很多社會正義存在 只是他們一樣無法整天上網哈拉


此內容最初發佈在 Y! Answers 上,這是一個於 2021 年關閉的問答網站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