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問題是指現在的反課綱事件嗎?我發表一下我粗淺的想法,談不上什麼見解。
原本是認同問題肇始,但後來持續太久,所以習慣因素也滲透其中。
這是幾天前看社論看到的:以前台灣的歷史課不教台灣史,直到了1997年國中社會科才有認識台灣的課程,等到1999年的八八課綱,高中的課程才開始教台灣史,且完全是位於中國史的觀點中呈現。
其實仔細想,確有其事,課本一定會提台灣自古以來就是跟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三國時代據說孫權就派人遠洋渡船來過台灣,元代在澎湖設立巡檢司,區區一個派出所的官職,就可以把這當作台灣跟大陸連結的重要事件。
以前學三國歷史,社會科考卷有個必考的考題:「三國有哪三場以寡擊眾的戰爭?」台灣學生都背過答案:官渡、赤壁、淝水之戰,可是當你把這個問題拿去問大陸隨便一個歷史教授,他們會答不太出來,還會覺得幹嘛硬湊成三個,無三不成禮嗎?
台灣歷史教科書特別喜歡光武中興這種失而復得、以小搏大的細節,儘管在歷史考證下,有愈來愈多學者指出光武中興有可能是虛構的,可是我們必讀的課本就是會硬塞一些這種情節,即使這個在台灣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在學術上漸漸地站不住腳。
難道不會好奇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嗎?
一旦你稍微瞭解整個台灣過去環境的脈絡,可以推測出一個邏輯,這些課本內容感覺像是為了反映出蔣氏政權的歷史需求,1949年蔣中正國共內戰失利,敗走,輾轉來到偏疆的台灣,諸多歷史教材不正是為了激發台灣學子對於反攻大陸的認同度,並提升光復大陸的期望嗎?
從以前到現在,歷史教育一直就是為政治服務,我不清楚歐美的歷史教育是什麼樣貌,但在亞洲,日本的歷史課永遠不會提南京大屠殺(現在也有學者指出並無此事)、日軍二戰期間做了無數慘無人道的生化實驗;大陸的歷史課永遠會形塑毛主席的正面形象,文化大革命只是為了毛主席改善人民生活犯下的政令錯誤;台灣的歷史課也一樣。
依據我接觸的史料和看過的資訊,台灣歷史教育下大家認知的一個國父跟一個民族英雄,在我眼裡,只不過是一個只會空口說大話的騙子和一個荼毒生民的殺人魔王,這樣的觀點完全悖離現行台灣歷史教育的觀點。
他們算先賢嗎?對我來說,厚重的歷史被濃縮成課本一兩行後,有的被誤解、有的被扭曲、有的被加油添醋,我們不知不覺就把很多不知道是對還是錯的觀點就根植在我們腦海。
況且這樣的教育行之有年,很多世代的人都接受這樣的思想灌輸,包含我們的父母、老師、現下在社會中嶄露頭角的人們都是如此。比如說要你去轉向認同「孫中山其實是個只為了爭權奪利的偽君子」這個觀念,你會在第一時間就有先驗性的想法──這是錯的,國父明明就很偉大。很多價值觀都已經自動化,變成反射性的認知,你根本不給自己一個重新評估一位歷史人物的機會。這就是最難改的地方,你已經根深柢固地從懵懂的少年時期就被強制囫圇吞棗許多既定的立場,很多方面都如此。
以前歷史教育告訴你吳鳳為了平息原住民和漢族的紛爭犧牲了自己,如果你有去過嘉義,會赫然發現吳鳳的雕像已經被原住民拆掉了,因為那是假的,不是事實。歷史課本想要鞏固漢族征討原住民領土的合理性,編織了一位光風霽月的偉人。
先不提事實扭曲的部分,從不同的歷史觀點,一個人的好壞善惡本來評價就會不一樣,對正史的三國志來說,曹魏才是正統;可是對小說的三國演義而言,蜀漢才是主角,曹操從英雄降格成奸雄。
我一直覺得歷史教育不該是單向的,一個歷史人物的好壞不應該由某個強制性的力量去決定要我們無條件接受(更何況這個力量還刻意扭曲某些事實)。
我認為理想的做法是呈現多元的觀點的史料給學子們自己去選擇自己的立場,由你自己去決定你要相信的理念是什麼,大家課堂上可以分成不同陣營辯論,多有趣呀!可是大考的命題怎麼辦?這是另一個話題,牽涉的教育議題太廣,這邊暫時略過。
儒釋道這個問題可以講很多,我盡量濃縮。
台灣的教育銜接中國自古以來的教育哲學,中國教育首重儒家思想,以前科舉考試考四書五經,清一色都跟儒家思想有關。論語可以說是華人的聖經,我們很多道德倫理觀念都是從中而來。華人講究關係,也很看重家庭,儒家思想貼切的符合我們華人社會的需求,我們一般人就算沒聽過「五倫」這個名詞也一定會知道父慈子孝是天經地義的事。
調整課程比例這一點,我們不可能接觸所有的知識,更不可能對所有的東西都感興趣。因此我認為正確的教育應該要是一種選擇,每個人有不同的愛好,喜歡論語的人就讀論語、喜歡莊子就讀莊子、喜歡金剛經就讀金剛經,而不是學校硬性規定每個人都要念某一本書,這樣反而本末倒置,許多人被迫默寫論語,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根本無法深入理解論語的內涵。
我提倡跟歐美中學教育一樣,用選修的方式,老師開課,學生想上的話就來上,但現行教育似乎不太可能有這樣的大翻轉。如果是現行台灣教育體制下,那我會希望道家的比例可以多一點,除了是我個人的喜好之外,我認為宗教觀點更該開放不該強制,儘管佛教是很開明的宗教,但還是有不少佛教徒過於拘泥宗教的迴圈。